王肯堂曰:设未欲食,宜干姜甘草汤。虽外无阳证,惟身微热,内无满痛,祗大便难,亦为热实,故曰:此为实也。
其火袭入阴中,伤其阴络,迫血下行,故必圊血也。邪欲入里,里气外拒,故呕,呕则木气舒,故喜之也,此皆柴胡应有之证也。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既大满大痛,已成胃实,又非此汤之所能治,故宜大承气汤也。
厥逆轻重浅深汪琥曰: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若以少阴亡阳之证,而认为太阳中风之证,则误矣。
盖水去则厥自除也。故于六经病外,独有桂枝证、柴胡证之称,见二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
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欲吐不吐,阴邪上逆之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