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初患肿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次用托里消毒散。七日之后复热,手指初捏似热,久捏则冷,此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病后余热者,酸枣仁汤。又欲治痰,余谓∶经云,脾主涎,肺主气。
用大蒜头切三分浓,安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壮易蒜再灸,痛不止尤宜多灸。次年毕姻后,发热唾痰,盗汗咳血,仍用前药而愈。
丹溪谓亦有属痰者,宜用温胆汤加辰砂、远志之类。却服金银花、甘草未而愈。
余谓胃经有热,先用泻黄散二服,又用清胃散而愈。一小儿十三岁吞酸,每食碗许,稍多则泻或腹胀,面色黄或青白,此脾肺虚,肝木所胜,用六君、干姜、柴胡、升麻,间佐以补中益气汤而痊。
前症乃禀肝肾经阴虚也。 心经积热,用柴胡栀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