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宜服疏风清肝汤,溃后用黄灵药,捻入疮口,兼贴万应膏,其口渐渐收敛。小儿禀来气血虚,筋骨软弱步难移,牙齿不生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加味地黄为主治,补中益气继相医,邪乘心气菖蒲好,血虚发迟苣胜宜。
重舌者,由心、脾蕴热,循经上冲舌本,逐令舌下血脉胀起,如小舌状,故名重舌,宜用冰硼散搽之。形若紫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中时出红涕,令人寒热大作,宜黄连消毒饮加桔梗、元参服之,兼吹冰硼散。
脓出后切忌投以寒凉之药,患者冬宜温室,防其寒也。小儿肌肤最柔脆,偶触风寒病荣卫,轻为感冒病易痊,重为伤寒证难退,夹食夹热或夹惊,疏散和解宜体会。
虚烦不眠,倍人参、熟地,加远志、枣仁。满面俱稀,独两腮之痘攒攒成片者,名曰托腮,乃正气为毒所阻,难以起发也,当见点之初,毒势未成,即以黄连解毒汤解之,(黄连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证治。
甚则十四日不溃,烦闷、呕逆、不食者凶。附子理中治虚寒,中外无阳莫留连,人参附子炙甘草,白术干姜一同煎。
他如疥癣作痒,皆属风淫,勿视为<目录>外科卷上\编辑外科心法要诀【方歌】真晕应知非肿痕,疮旁形状若红筋,藏府蕴受锐毒发,【注】俗以肿痕为晕,非真晕也。外因风寒痘不起,浅淡黯滞不润红,发热恶寒无汗表,苏解散发自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