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阴气前通已下,言变脓血利之故。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脉见沉紧,较之绕脐苦痛轻矣。
程林曰:此条单指内有干血而言。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
大涩有力,为实而不利之诊,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趺阳一名冲阳,在脚背上,去陷骨三寸脉动处,乃是阳明胃经之动脉也。
若以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误为伤寒之表,妄行发汗,则表气愈虚,恶寒更甚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以火熏、温针劫之,火气入里,壅塞于胸则喘,于腹则满也。又云以呕下,疑有阙文,当改之。
霍乱吐利已止,而身痛不休者,此里和而表未和,当消息轻重以治之,故宜桂枝汤,方有执曰:吐利止,里和也。平人无故而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不可责其虚也,此必邪在胸中,痹而不通,阻碍呼吸,当责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