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曰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皮者,汗而发之,实者,散而泻之,此汗家三法。 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抑阳,不必补中益气矣。
若痉之挟风寒者,其症发热无汗而恶寒,气上冲胸而小便少,其脉必坚紧,其状必强直而口噤,此得之天气,《内经》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者是也。按仲景云“病如桂枝症,”则便不得凿定为太阳中风。
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若形如疟,是玄府反闭,故加麻黄,此玄府不闭,故加附子。
前辈因循不改,随文衍义,为后学之迷途。发汗、利水,是治太阳两大法门。
盖烦躁是阳邪,伤寒之轻者有之,重者必呕逆矣。则脉但浮者,正为风脉,宜麻黄汤,是麻黄汤固主中风脉症矣。
《内经》曰∶“邪中于膺,则入阳明。胃气和则能食不呕,故邪自解而三阴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