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归于伏邪门,或为之证,归于各门。近见北医有用生附子一味愈此疾者,得非以热治热,或是发散寒气耶。
十全丸即十全大补汤为丸。萝壁间有韵语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
穷约者,血枯而无润泽,积粪转若羊矢也。略曰:砭曲池出血,北人谓之打寒,治伤寒温疫。
以其婴儿下地,周身百脉开张,努力送出,十二经护胎之血,一齐下注,此刻气血两虚,与常不同,用药不可错误。夫脱肛一症,原有阳虚阴虚之别。
《吕氏春秋·有始觉》曰: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肺气燥,斯干咳作矣。
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二气素虚,七情不节,致伤脾胃,传化失常,清不能升,浊无由降,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戊邪传癸,转为肠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