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脾治疟兼痰饮,柴苓半朴青榔,苓果气虚参术入,痰盛加橘饮盛苍。亦有疮形长若尺许,根横满背,名为竟体疽,属毒甚险。
疹初无汗作喘急,宣发麻杏石甘宜,毒热内攻全受克,保肺清气化毒医。由脏腑不和,七情不平,火毒凝结而成。
【方歌】决明努肉虚火攻,玉竹黄连枳壳芎,车前青葙羚羊草,【方歌】鼻疽生于鼻柱间,肺经郁火发督原,坚硬色紫常木痛,【注】此证生于鼻柱,属督脉经,鼻为肺窍,故又属肺,由肺经郁火凝结而成。大抵痈疽疮疡,先宜出黄白稠脓,次宜出桃花脓,再次宜流淡红水。
候小水通如米泔水或如脂,即其验也。痘疮皮薄根不红,待得成脓浆淡清,溶溶破烂不完整,气血虚弱证多凶,速服十全大补剂,气充血足始堪生。
平素有热感风寒,面赤唇焦口鼻干,憎寒壮热频饮冷,心烦谵妄便多艰,泻热先宜用通圣,清热凉膈天水煎。(归脾汤)人参白术土炒甘草炙黄耆蜜炙枣仁炒研远志去心龙眼肉茯神当归木香煨引用姜枣水煎服。
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如病无表里相兼,不必按语:此方原载诸风瘫痪门中,今移录于此者,盖疮疡皆起于荣卫不调,气血凝滞,始生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