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煮四味,后内桂枝,和中之力饶,而解肌之气锐,是于两解中寓权宜法也。因于湿者,固亦宜矣。
蚋皮作丸,大治惊痫疳痢。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如去滞气,用青皮;勿多服,多则泻人真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其为寒因可审,况乍有轻时,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又兼风因可审,所以力驱其在表之风寒而无疑也。李中梓曰:经云: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与葛根黄芩黄连汤。
然必审其人脉不微弱,无少阴证者,乃可与之。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
以其邪留连于胸胃之间,或与热、与虚、与饮、与气、与寒相结而不实,则病势向上,即经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意也。乃发热无汗,口润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太阳、膀胱之表里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