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立升降散一法,解表清里,而曰此为风温设也,不知此刻气机,气即是温,温即是气,气即是风也,何必多方立名?或谷芽、山楂之类。
又方土沙气升腾,高于岑楼,因夏秋气候炎热,莫之能见。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
然而其中之为是为非,为真为伪,吾乌乎辨之哉。 《椿田医话》曰:樾荫汤主治暑证。
学者务宜潜心默会,期于明白了然,幸甚幸甚。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极;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极;下焦法水,以肝肾立极。
服后大汗淋漓,衣被俱湿,身反大热,消渴引饮,舌根黄,舌尖绛,中央苔白不润,溲浑赤,便不解,脉长洪而数,伏邪中溃,郁热暴伸,散漫经中,不传胃府,欲作战汗,宜白虎加人参汤。夫芍药苦平入肝,肝者阴也。
有子眩者,胎气之上逼也,法宜平气。如系风、寒阻滞所作,必现头痛、身痛、寒热往来之候;内有抑郁所作,必有忧思不解之情;审察内外无据,则元阴之不足无疑。